常見問答
眾所周知,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由于工業技術、城市規劃、產業布局等因素,大量污染嚴重的老舊企業被迫關停,其中不乏數量眾多的大型國有企業。再加上近些年我國城鎮化的迅猛推進,一些污染企業逐漸由郊區進入城市腹地,面臨著拆遷重任。這些已經關停的老舊企業和已經拆遷或將要拆遷的污染企業所在地需要再次開發利用以滿足城市化發展剛需,但這些地區(國外通常稱之為棕地)往往已經被高度污染,亟需進行場地修復。
其中就包括各種類型的農藥廠場地,有機磷作為高效有機農藥,為我國的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例如敵敵畏、敵百蟲、樂果、殺螟松、甲拌磷、對硫磷等這些耳熟能詳的有機磷農藥產品,其生產過程需要外排大量內含有機磷農藥和反應中間體的有機廢水,然而當時絕大多數農藥廠的廢水處理設施并不健全,甚至根本沒有,這些高濃度有機廢水通常被直接排入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臨挖坑池,經年累月,造成了附近大面積區域縱深達幾米甚至幾十米的土壤污染,同時伴隨著大量惡臭氣味彌散,給附近居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困擾,也給城市化的發展帶來了嚴重挑戰。
但是我國整體上關于污染場地修復的法律、標準、技術等都尚處于摸索和經驗積累階段,與已經頒布的“水十條”同樣備受關注的“土十條”預計年內才能頒布,屆時有關土壤修復的技術將更加引人注目。目前,多方資料和國外實際工程經驗表明,有關土壤修復的成熟技術主要是熱脫附技術和化學氧化還原技術。熱脫附技術由于能耗高、二次污染嚴重等弊端而受到了廣泛詬病,在部分地區受到了嚴格限制,甚至是明令禁止。而化學氧化還原技術是根據目標污染物的不同,選擇有效氧化劑或還原劑對土壤中有機物進行降解的過程,主要應用的氧化劑包括芬頓、過硫酸鹽、高錳酸鹽、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鹽等,由于技術市場需求大,國內相關研究也非常之多。
一種雙氧水在處理有機磷污染土壤方面的應用方案是:
一種雙氧水在處理有機磷污染土壤方面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1)預處理土壤100份,篩揀雜物后,加入秸稈10-20份、生物質碳12-16份、以及強堿性藥劑并攪拌均勻使其最終ph值9-12;
2)將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配制成質量分數為0.5%-5%的水溶液,加入步驟1)土壤中并快速充分攪拌均勻,加入量與土壤之間的液固比按ml/g計為3-20:50;
3)將步驟2)中的土壤密封堆存2-7天,堆存養護期間保持土壤20%-70%的含水率;
4)向步驟3)得到的土壤中加入強氧化劑雙氧水并充分攪拌均勻,加入量所述強氧化劑與土壤質量份比計為0.5-3:50;
5)將強酸配置成水溶液加入到步驟4)土壤中,同時伴隨快速攪拌,加入量與土壤之間的液固比按ml/g計為3-15:100,使其最終的ph值為3-7;
6)將步驟5)充分攪拌處理的土壤密封堆存,保持20%-70%的含水率養護1-3天。
所述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為hlb值大于8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所述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為平平加、聚乙二醇中的一種或者任意組合。
所述強酸為鹽酸、硫酸、硝酸中的一種或者任意組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術提出聯合化學氧化的處理工藝,加入的秸稈經后續步驟氧化后能夠提高土壤的疏松度,比單純直接采用化學氧化處理有機污染土壤更加穩定徹底。改變加藥方式,耦合強化藥劑溶解放熱與表面活性劑對有機污染物的增溶效應,加速土壤中有機物的異相遷移和反應參與,實現能量的綜合利用。
- 上一個:雙氧水的泄漏處理和急救措施
- 下一個:關于稀釋63%的硝酸的安全問題